热搜关键词: U玻璃光伏太阳能电池板 防水光伏太阳能电池板 光伏太阳能板天窗
“在中国,第一批风光大基地超过100GW的风电、光伏项目正在西部沙漠、荒漠和戈壁滩上如火如荼地开展,并由此开启了以新能源进行规模化荒漠治理的大幕。”李振国介绍,隆基在内蒙古库布齐沙漠实施的“光伏治沙”项目就是在荒漠化地区进行“板上发电、板下种植、板间养殖”等绿色生态发展模式的积极探索。
库布齐沙漠曾是中国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,在光伏的有效覆盖下,不仅可以带来可观的发电收益,还能够有效遮挡地面日照和降低水分蒸发,促进植被的生长和恢复,有助于种植业、养殖业的开展。
长期以来,中国一直在努力实现《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》(UNCCD)提出的2030年土地退化零增长目标,并已经率先实现了荒漠化地区的土地退化零增长。中国总计超过300GW的光伏为治理沙漠做出了重要贡献,且计划在2030年前在荒漠化区域建设450GW的光伏和风电,这将为中国的荒漠治理继续带来创新。
“如果将全球荒漠面积的1%用以光伏发电,就可以满足人类的用电需求,而当地球荒漠面积的70%变为绿洲时,更可以吸收人类活动以来造成的所有碳排放”,李振国认为,那时所有因碳排放产生的社会、环境问题都会迎刃而解,而这也正是隆基“Solar for Solar-负碳地球”理念所希望实现的最终目标。
现如今,伴随着全球光伏度电成本的不断降低,“光伏+荒漠化治理”模式不仅在中国成为修复土地生态的解决方案,也为全球土地荒漠化治理提供了“从匮乏到繁荣”的中国借鉴,充分阐释了 “光伏赋能土地和人类”的可持续发展愿景。
“我们也希望更多的光伏企业携手创新,探索更多‘光伏+生态修复’全球实践案例,以实际行动支持2030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(SDGs),进而实现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”,李振国最后补充道。
此前,《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》第十五届缔约方大会于5月9日在科特迪瓦阿比让开幕,在为期两周的会期内,将重点讨论从现在到2030年期间10亿公顷退化土地的恢复问题。会议期间,还将组织干旱与土地可持续治理领导人峰会和相关部长级会议,并邀请非洲多国元首、政要和企业家代表等,对气候变化、荒漠化及生物多样性等问题进行讨论。